螳螂的一对前足,犹如刀斧手高举的大刀,所以有些地方也称它为“刀螂” 。螳螂肚大腰圆,行动缓慢,比起蝗虫、蟋蟀那样灵活跳跃、展翅飞翔的昆虫来是逊色的,但它并不笨,能巧妙地捕食蟑、蝗虫、苍蝇、蝴蝶和蚱蜢等害虫。所以,它是有益的昆虫。
无论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都有螳螂生存着,其种数在1800种以上。螳螂除了前腿特别特别巨大外,其最明显的特征是那带着复眼的高度灵活的头。它的眼睛可以盯住正前方的任何活动目标,而其他昆虫即使扭断了头也做不到这点。这一对大大的复眼在宽大的头盖上,使得螳螂能更好地测定猎物的距离。这些眼睛可以迅速调整,以适应耀眼的太阳光或者黎明和黄昏时分照射在叶面上的光线强弱变化。不过,螳螂是一种日间活动生物,因此没有适应夜间活动的视觉能力。它的每只眼睛中有像瞳孔般的圆点,看起来简直就像射向猎物的射击孔。
螳螂是肉食的昆虫,也就是专门吃其他虫类的昆虫。如果小虫在草丛中偶然遇到了螳螂,毫无疑问即是大祸临头。螳螂追捕小虫的时候,就像猎人追踪野兽一样,猛追不放。有时候又像渔翁垂钓,静待鱼儿上钩。当它藏在暗处聚精会神地监视要捕捉昆虫的时候,就把细长
的中足和后足缓慢移动,轻手轻脚接折小虫,连它站立的叶子,也毫不颤动,使小虫无从察觉。
当螳螂准备捕捉蜂类和蝴蝶的时候,采取的“战术” 是隐藏在花朵的背后,摆成“伏击架势”。这时,它竖起上半身,抬起那对像镰刀似的前足,耐心地静待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等到蜂类和蝴蝶接近,才一跃而起。螳螂伏击时候的姿势,就像虔诚的教徒祈祷的模样。因此,德语把螳螂也叫做“祈祷的信女”。螳螂捕虫的时候,它那三角形的小脑袋,不停地摇动,目不转睛地监视对方,绝不让对方乘机逃跑。有时距离要捕捉的虫类稍微远些,螳螂不等小虫接近,也会一跃而上,把小虫捉住。当螳螂捕捉蝉和蚱蜢等身躯较大的昆虫的时候,就使出浑身的招数,猛然挥动那对镰刀似的前足,竭力向对方狠狠砍去。这一手实在使对手难以招架,不等挣扎,就一命呜呼了,于是螳螂马上进行一顿丰盛的美餐。螳螂对食物的选择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活的。只要是活的小虫,它就捉来吃掉,绝不挑肥拣瘦。因此,就是它自己的“家族”
和“晚辈” 也一定要时刻留心,否则,就有被吃掉的危险。
螳螂的小嘴,生在三角形头部的下面,从上到下,越缩越小。它那两个“大牙” ,既有力又坚硬。据文献记载,日本古时候,在民间曾广泛使用螳螂嘴咬的方法拔除脸上的小瘊子。所以日本民间也把螳螂叫做“拔疣虫”。
螳螂由于它的奇特外形和两种不同速度的生活方式—— 一是纹丝不动地等待猎物;一是闪电般地打击猎物,因而被人们视作迷信、敬畏的生物。
在东方人的历史中,则是把螳螂作为勇猛的象征。日本人称它为“镰刀” ,它们的好斗进取气概常与古代日本剑客的名字相关。中国武术中有模仿螳螂动作的拳术。
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螳螂已遍布所有气候适宜的地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繁殖特别旺盛,而且已经形成与各种环境相适应的保护色和形态。在热带森林中,绿叶螳螂遍布在各种叶层。棕色干树叶下的螳螂则在林木底下繁殖。螳螂还出现在草原及无树平原、灌木丛林以及沙漠地区。它们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像花、树枝的,有像蚂蚁、地皮、树皮的等等。因此可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它们有1800种之多;其数量比地球上的人口还多。
秋天是螳螂“结婚”的良辰吉日,结婚,按说是应该欢乐的喜事。可是,在螳螂世界里,“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要大难临头了。在交尾时,雌螳螂会转过头来吃掉雄螳螂的头和前肢。没有了头的雄螳螂还可以继续交尾,因为其躯体中残存的神经组织尚能支配生殖器官的功能。
雌螳螂吃掉雄螳螂,是昆虫生态学中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如果雌螳螂摄取的食物中含有极为充分的蛋白质的话,雌螳螂本来就不一定要把雄螳螂吃掉。可是,在自然环境里,雌螳螂生理上所需要的蛋白质,光依靠它所能捕捉到的小虫是远远不够的。雌螳螂为了产出饱满的卵,培育出健壮的后代,至少要吃掉4~5
只雄螳螂那么多的蛋白质,才能满足它所需要的养分。尽管雌螳螂是那样“身强力壮” ,但是,到了产完卵以后,也是精疲力竭地死去。可以说,它们“夫妻”双双都是为了下一代而献出自己的生命!